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上市 新车上市

华为汽车智能座舱概念股_华为智能座舱合作公司

tamoadmin 2024-07-22 人已围观

简介1.观察 |华为、博世、地平线: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近日,有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2020年9月10日,一家名为《HD汽车商业周刊》的自媒体率先曝料此事。华为方面表示“没听说”相关事宜,长安汽车没有做出置评。2020年9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持股比例从5

1.观察 |华为、博世、地平线: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华为汽车智能座舱概念股_华为智能座舱合作公司

近日,有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2020年9月10日,一家名为《HD汽车商业周刊》的自媒体率先曝料此事。华为方面表示“没听说”相关事宜,长安汽车没有做出置评。

2020年9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持股比例从50%增加至95.38%,这意味着蔚来汽车基本上退出了长安蔚来这个主体。

在长安蔚来这个主体打造一个新的高端品牌,是一个具有想象空间的事情。

对于华为而言,入股和了解一家汽车公司的运营,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当然了,目前看起来时间节点不是特别合适。

此刻的华为,需要将公司主要的投放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抗击美国的全面打击,这不是进入汽车领域的一个时候。

2019年上海车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对外宣布,华为不造车,主要将发力数字化供应链。随后,华为内部的汽车研发项目也被终止。

2019年5月27日,华为成立智能汽车BU,在业务层级上,与运营商、企业、消费、云四大业务部门并列,华为无线网络业务和日本运营商业务部的负责人王军被任命为智能汽车BU总裁。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BU的核心业务包括: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网联产品部、智能电动产品部和智能车云产品部。?

据自媒体《汽车之心》透露,华为智能汽车BU的人员规模在2000-2500人之间。

华为入股长安蔚来,并非不可能,也不能确保华为在中长期的时间不造车,不过在当下,不用考虑华为造车事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观察 |华为、博世、地平线: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随着2019年进入倒计时,循例对汽车行业细分领域进行盘点。

本文要盘点的是智能座舱领域,在2019年,智能座舱成为了比车联网更热的行业名词。一方面在于车联网概念的局限性,智能座舱则更能体现车内空间的价值;另一方面在于车联网一直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智能座舱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智能座舱涵盖的范围更广,但,其中需要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在车智看来,就是一个车载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更多的是指中控台操作系统。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的车载操作系统屈指可数,未来能在中国市场掀起波浪的,可能就三家。

分别是华为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OS,阿里巴巴的AliOS(或者称之为斑马智行系统),还有就是一个外来的和尚——谷歌的AndroidAutomotive?OS。

至于其他基于Android改造的车载操作系统,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在车智看来,现阶段智能座舱的战争一定是系统级的战争,任何没有核心系统能力的玩家,未来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参考一下特斯拉的车载操作系统,完全自研自用,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为特斯拉的车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让用户趋之若鹤。目前,特斯拉正在努力将中国的服务,嵌入到特斯拉的车载系统里,这就是车载服务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的。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为何是华为鸿蒙Harmony?OS、阿里AliOS和谷歌Android?Automotive?OS,是有机会在中国掀起风浪的。在过去的2019年,这三大系统,又发生了什么,又将如何影响行业的发展。

在2019年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宣布推出万众期待的华为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OS。

按照官方的描述,鸿蒙Harmony?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将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款终端。按照,在2020年,2.0版本的鸿蒙Harmony?OS将可在车机上使用。

在CDC智能座舱平台上,华为将基于智能手机麒麟芯片(或将推车规级版本)+鸿蒙OS,打造智能座舱平台,除了提供服务,未来自动驾驶实现后,会有更多的乘客服务和安全服务。关于华为的CC架构和三大“平台+生态”,请点击《解读华为CC架构:“平台+生态”打造全新汽车未来》。

华为进攻智能座舱的核心抓手是计算能力——自研芯片,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OS,核心竞争力则是Harmony?OS与其他智能终端的交互,包括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等。

在智能座舱领域,华为率先推出了一个轻量级的应用——华为HiCar,这被华为定义为2.0版本的映射功能,除了可以实现类似苹果CarPlay或谷歌Android?Auto的映射功能外,HiCar最大的特点在于硬件互助,简单理解就是车机可以调用手机算力、还可以调用其他的外界硬件设备,特别是I/O的传感器和交互设备等。

今天,搭载HiCar的新宝骏RC-6正式上市。关于华为HiCar白皮书,请点击《华为发布智慧车载解决方案HiCar生态白皮书PDF》。

很明显,HiCar只是华为智能座舱战略的餐前小吃,真正的主菜是CDC智能座舱平台,车用版的麒麟芯片+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当汽车、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都使用了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会让消费者得到不一样的用户体验。这种用户体验,是有可能超越目前特斯拉能够给用户提供的用户体验。

02?阿里AliOS(斑马智行)

如果说2015年,阿里与上汽共同出资10亿成立持股比例50:50的斑马网络,是阿里智能汽车战略的开端,那么2019对于阿里的智能汽车战略来说,应该是划时代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阿里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斑马的大股东,并且对其进行重组,将阿里的AliOS资产注入斑马成立新斑马,并且空降了原阿里YUNOS(AliOS前身)的总裁张春晖与斑马CEO郝飞,共同出任新斑马的联席CEO。

在完成了重组后的新斑马,在两天前宣布与共和国的长子——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斑马智行系统为基础,打造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对于阿里而言,其与上汽合资的斑马,打造了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RX5的月销量一度超过2万,即便是今天,月销量也是超过1万。RX5的成功,也成就了斑马网络。

随着新斑马与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搭载着斑马智行系统(本质上是定制化的AliOS系统)的红旗上市。对于阿里而言,成功拿到斑马的控制权,是其投入发展斑马的前提,这一步在2019年已经成功实现了。接下来的2020年,就看张春晖如何带领斑马,一步步实现阿里的智能汽车战略意图了。

03?谷歌Android?Automotive?OS

在2019年,谷歌的车载操作系统AndroidAutomotive?OS,首次搭载在量产车型——Polestar?2上,这是沃尔沃旗下独立的纯电动高端品牌,Polestar?2是一款对标特斯拉Model?3的车型。

在2019年5月举办的谷歌开发者大会Google?I/O?2019上,在2017年发布的Android汽车操作系统Android?Automotive?OS,成为了今年开发者大会的主角之一。在5月1日,谷歌在Android开发者官方博客上,撰文宣布数百万的开发者可以为AndroidAutomotive?OS开发应用程序。

作为一款原生的操作系统,让谷歌和车企都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汽车制造商允许Android汽车操作系统与底层汽车系统紧密结合,车主将能够使用助手来调整气候控制、管理电动里程,以及做其他需要系统集成的事情。

谷歌的车载操作系统Android?Automotive?OS,得到了众多的国际车企的支持,包括了沃尔沃、通用、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等,有统计显示,宣称要使用Android?Automotive?OS的汽车品牌销量,占据全球汽车销量的50%以上。

在中国市场,有消息显示,博世正在为上汽通用在2021年量产的车型搭载的Android?Automotive?OS正在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服务。是的,对于车载操作系统而言,本土化与汽车底层交互两个方面,是开发者们的机会。

在2019年,智能座舱迎来了真正的巨头级的车载系统的战争,在2020年,战争可能还不会白热化,但必然是在悄然进行着,能参与这场战争的巨头不多,对于创业者或者开发者而言,可能需要静候的是,系统生态建设的机会。

在即将到来的CES?2020,智能座舱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新进展呢?敬请关注车智的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博世、地平线三家企业成为了车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参展商,虽然都是零部件供应商,但他们的身份和体量各不相同,华为作为半导体科技巨头在看到智能汽车的崛起趋势强势杀入,博世则是传统零部件巨头正开启智能化的全面转型,而地平线则代表了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初生牛犊不惧虎的挑战者形象。而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为新技术、新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他们将站在同一起跑线。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2020北京国际车展,智驾君成了一个唱多中国汽车市场,同时多次唱多中国品牌的媒体人。

而支撑我们这一判断的依然即是亮相北京国际车展的三家技术公司。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车展中,对于观众来说相对感知度较低的零部件企业显得相对小众,但在本次车展的主会场中,主要有三大零部件厂商拥有独立的展台,分别是华为、博世和地平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他们存在。在这背后,每一家整车背后都有无数供应商的产品,在硬件方面,博世、大陆、电装依然把持着核心科技,但在软件层面,科大讯飞、腾讯、阿里、百度都已经全面攻陷中外品牌。

但在本次车展,因为疫情,因为北京车展展馆的面积等因素,大量汽车供应商缺席了本次车展。

而华为与地平线绝对是首次独立参展北京国际车展,他们一道与博世构成了一种新兴势力与老炮的对决。

华为偏软件,地平线则软硬兼具,不止于芯片,不止于数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从展出规模看,只有华为展台与整车展台连接在一起,剩余两家都布置在会场之间的通道中。

不过大隐隐于市,位置远近不代表影响力。

这三家公司在智驾君看来,在未来十年将决定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

博世代表的德系汽车工业恒强,但新生的华为与地平线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大到强的推手,是中国汽车人攻陷新一代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两家底层供应商,他们能走多远,意味着中国汽车可以走多元。

软件与芯片决定了智能汽车的上限与外延,而中国汽车已在这两个领域与世界巨头消除了代差,并在部分领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不造车的华为造了智能汽车最难的部分

今年风口浪尖的华为,或许不是本次车展的主角,但它成为了展馆主要区域中,唯一没有整车的展台。

从去年上海车展宣布进军汽车产业,到今年在北京车展拿出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电池安全、OTA、V2X等核心技术,仅仅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华为正式发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三大平台:Harmony车机OS软件平台、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拟通过软件与硬件解耦,软件和应用解耦,帮助产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使能新技术和新功能快速上车。

自带话题的华为展台在核心区域虽然只是一件座舱一辆透明车,但排队的人却一点也不少。

这个透明车,基本集成了华为目前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主要技术,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电动系统。

据华为展台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业内首款超融合动力域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电机、MCU、PDU、OBC、DCDC、减速器、BCU七大部件的高度集成,不仅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还将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了端云协同与控制归一。

在这辆汽车上,华为总共配置了3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1个双目,12个单目),6个毫米波雷达,这也预示着华为在自动驾驶中的努力。

华为在车展前一天发布了全新一代MDC?210与MDC?610等系列产品及最新的生态发展。

华为全新一代MDC车规级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基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Core,可覆盖L2+~L4级别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目前华为MDC已与产业界的50多家主机厂、Tier1、应用算法、传感器、执行器等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在乘用车(L2+)、商用车(智能重卡、港口物流)、作业车(无人矿卡、无人配送)等领域,均已实现了基于华为MDC的可落地的智能驾驶。

此外智能座舱最主要的还是鸿蒙系统,相较于业界已经展示的座舱OS,鸿蒙车机OS是第一个真正为智能座舱开发的中立开放式OS,现场体验来看,逻辑清晰,反应快速,并且显示效果出众。

而华为在自己的优势项目比如V2X、5G通信、高精度地图,华为云都有产品展出。

让智驾君印象深刻的是还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讲解,华为不只是展出尖端科技,并且正持续发力降低产品成本,并进行持续开发。

比如在讲解激光雷达的时候,王军表示,华为的激光雷达已达到100线,在今后两年产品售价将力争从几万美元降低到几百美金,并且达到车规级标准。

而高精地图领域,华为认为高精地图在技术上实现已没有门槛,现在已经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只是成本太高,需要有更多的厂商参与进来,建立统一标准。

多年来一直声称不造车但总被怀疑一只脚已迈进了造车圈的化为,事实上在造车上走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路子。

明确表示不造车的华为,已经拥有了除去底盘、轮胎、设计、座椅之外全部的造车能力,但华为仍然再次强调不造车而去赋能车,而华为本身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一个国产零部件供应商。

而华为的价值则聚焦在车载网络、计算平台与基础软件层,并提供开放能力和工具链,降低应用迁移和开发难度,使能车企高效开发智能车。

传统巨头博世持续技术创新与本土合作

博世的展台一如既往的将白色作为主色调,而展台前类似于小米透明电视的展示则更加突出了科技感,并且还带有触摸功能。

博世在展台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的创新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

在本次车展中,燃料电池堆、碳化硅芯片、智能驾舱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疫情不会暂停汽车行业的转型变革。尽管面临转型变革和严峻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博世仍将在燃料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等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继续进行投资和不断创新,”?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分?Stefan?Hartung?博士表示,“今年博世集团在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交通领域的投入仍将保持高位,预计超过10?亿欧元。”

作为传统的零部件巨头,博世给智驾君留下的印象就是全面。

无论是混合动力或者电动车博世都能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电机、电桥、电力电子控制器、车载冲配电单元、48V?系统、制动和转向系统等。

博世推出了最新研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

与传统硅基材料产品相比,碳化硅在实现更高开关频率的同时,保持较低能量损耗和较小芯片面积,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增加高达?6%的续航里程。

博世的碳化硅今年在北京车展首次展示,这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亮相。

此外,博世也正积极推进天然气技术的持续升级,首个天然气国六项目已于2019?年实现批量生产,本土开发的大流量燃气喷嘴总成将于今年年底量产。

另一方面,博世充分展开电气化布局,技术覆盖商用车电动化以及氢燃料电池等。

在此次车展中,博世展出了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电子空气压缩机、氢气喷射器、氢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其中电堆是首次在中国展示。

在智能网联层面,博世将在2021?年初成立全新的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将统一为现有客户和新客户提供电子系统和必备软件。

该事业部专注于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统筹车辆计算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

这三者的流畅交互,实现完美兼容并产生优势性的协同效应,在未来汽车发展中将产生决定性作用。

应对集中处理车内信息,集成多个操作系统的需求,博世在此次车展上推出的创新产品座舱域控制器,可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屏,并整合多种功能需求。

博世在自动驾驶过去近十年中,与本土主机厂在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交通拥堵、高速公路等诸多驾驶员功能上开展大量本土应用合作。

今年,博世全球首个带自动变道的高速公路增强功能以及依靠智能钥匙或手机实现的遥控泊车技术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

2021?年,由中国本土主导、全球合作开发的全新高速公路功能以及全球首个?ADAS?商用车项目(车道保持功能)也将在中国投入量产。

在高度自动驾驶方面,此前与戴姆勒在北京落地相应的场景应用展示。

与此同时,博世也正与广汽研究院等本土主机厂商密切合作,今年,博世进一步将?EV?机器人充电与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相结合,让电动汽车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泊车和充电过程,大幅提高电动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从而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

因此博世的优势显而易见,产品覆盖范围广,多产品之间可以完美兼容,拥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基础,以及强大的研发体系。

“博世在中国将继续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本土化创新与研发,结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助力未来智能交通出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

对于博世中国来讲,本土化的研发也将加大,将进一步适合中国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

地平线:拥有超过特斯拉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

2019年,地平线在车展上推出了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并且伴随着长安主力车型?UNI-T?于2020年6月的量产上市,这也成为全球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AI?芯片。

而今年地平线带来了征程2的迭代产品——征程3国产芯片。

这款芯片不仅比征程2具备更高的效能和更出色的表现,而且其算力高达192?TOPS的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也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平台算力更高、功耗更低。对于我们关心的高级别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定位等多种应用场景都完全不在话下。

据悉,地平线的下一代产品——更加强大的征程5也已经获得了车型定点,征程5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场景,可以达到96?TOPS的AI算力,同时支持16路摄像头,组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具备192-384?TOPS算力,可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

而追势科技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泊车产品开发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和开发市场领先的自动泊车和低速自动驾驶产品,进一步推进智能泊车产品量产进程。

追势科技基于地平线征程3打造的融合自动泊车和自主代客泊车系统原型也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亮相,双方合作产品将于2021年量产面世。

地平线并不仅仅是一家智能驾驶芯片公司,它具备完整的智能数字座舱的解决方案,它们的产品也已经走出国门,应用在了合资和外资品牌的产品上。

这家即有可能在明年上市的科技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智驾独角兽。

在本次车展中,华为、博世、地平线三家企业成为了车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参展商,虽然都是零部件供应商,但他们的身份和体量各不相同,华为作为半导体科技巨头在看到智能汽车的崛起趋势强势杀入,博世则是传统零部件巨头正开启智能化的全面转型,而地平线则是代表了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初生牛犊不惧虎的挑战者形象。

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在自动驾驶的领域竞速赛跑,比如都更加关注新能源车型的发展。

但从速度上来说,很显然国内的零部件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在新的机遇中正在快速成长,并且从战略上来讲相对于传统零部件品牌更加激进,而向博世这样的传统巨头则是取了更为稳妥的产品迭代方式。

智驾君盘点这三家科技公司的技术与战略,并无意评判优劣,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兴起是中国汽车产业中最值得关注的。

而他们的出现也让行业有了更多的声音,更多的竞争,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这是极为的事。

今年软件定义汽车获得整个行业的深度讨论,软件、芯片、动力电池、储能技术一直接是汽车行业的高频词。

发动机、变速厢,似乎不再被人提起。

从智驾君的长期观点来看,燃油机具备长远并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电动智能汽车的势头正处在上升期,并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所幸,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成长的速度支持了中国汽车全面四化的步伐。而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为新技术、新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这一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外市场无法做到的。

所于我们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信心,对于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同样信心满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华为 # 汽车 #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