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发布 新车发布

纯电动汽车技术路径_纯电动汽车新技术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四大要点,展望五大新技术2.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有很多种,中国主要在以“电”为新能源动力,其他国家也有用“氢”的。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主要是纯电、插电式混动、增程式驱动,这些分类各有各的好处,当然也有一定的弊端,下面笔者就带你一起看看。一、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现在使用的电池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个车企在这两种电池上下功

1.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四大要点,展望五大新技术

2.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纯电动汽车技术路径_纯电动汽车新技术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有很多种,中国主要在以“电”为新能源动力,其他国家也有用“氢”的。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主要是纯电、插电式混动、增程式驱动,这些分类各有各的好处,当然也有一定的弊端,下面笔者就带你一起看看。

一、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现在使用的电池是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各个车企在这两种电池上下功夫,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电池,比如刀片电池、弹匣电池、大禹电池、琥珀电池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车企将电池集成为大模块,有的为了安全安装类似于灭火器的装置,安全和技术都下了不少功夫。目前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要购置税还给补贴,也不用考虑限号的苦恼。

缺点也有不少,首先就是配套设施不全,尤其是节日出去旅行,虽说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的地方,但是节假日人比较多,只能排队等充电,燃油车加了油,花不了几分钟就能走,这是目前纯电车最大的弊端。还有些汽车本身就不带快充,8个小时才能充满难道一直等吗?

二、插电式混合动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有一个类似动力,那就是混合动力,混动车型不能上绿色的新能源牌照,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才可以,这两者的差别就是一个能充电,一个只能加油!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还会给你带一个发动机,在驾驶的时候可以调整动力方式,比如你可以使用电动起步,后期加速的时候燃油介入,你也可以调整成纯电驱动,优点是省油,不用考虑没电怎么办,也可以一直烧油。

缺点就是多了一套动力输出车重有所增加而且纯电模式下跑不了太远,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纯电模式,一般续航就在80公里左右,还是用油电混动的比较多一些,其实目前买插电式混动的也不少,我们在新能源牌照上面也能看出来,纯电的牌照开头是D,插电式混合动力开否是F,这是比较直观的差别。

三、增程式驱动

这种动力模式出的比较早,以前在某豪车上也见过,后来销量不好给取消了一段时间,这种增程式驱动,也就是在理想汽车火的,理想one一直都是搭载的这种动力,增程式增大的优点就是不用充电,你加油就行了,它的动力方式搭载一台发动机,让这台发动机一直给汽车充电,然后汽车以电动的方式前进,相当于有油就有电,很多人说这种增程式驱动早晚被淘汰,不过看理想one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喜欢这种增程式驱动的也不少。

缺点也比较明显,被很多人吐糟就不是新能源汽车,之前在工信部的名单里,取消了其他车辆的新能源身份,让一些准车主比较慌张,不过从某些方面考虑,这种增程式也算是完美解决了新能源充电的问题,毕竟它一直在充电,你可以理解它是一台烧油的纯电动汽车。

写在最后

这三种动力目前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你觉得怎么样?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一起讨论,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四大要点,展望五大新技术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操控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下面介绍几个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燃油和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目前各大品牌基本都有此类车型,比如:奔驰S40

0、宝马5系等,这些混动车辆都会标有Hybrid字样。

2、纯电动汽车:此款车完全脱离了燃油,完全靠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

3、燃料电池汽车:这款车也是电池车,是一种氢氧混合燃料电池,可以快速将电池燃料灌满,无需充电等待。

4、氢能源动力汽车:此款车也完全脱离了燃油,利用氢能源替代了燃料。

5、太阳能汽车:这款车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辆。

还有其他新能源汽车,如:双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

这里对2020上半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情况进行梳理,以及对电池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上半年市场情况要点

1.?电动汽车产量35.1万,同比下降42%,对应的动力电池需求(装机量)为17.8GWh,同比下降40%;而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约25GWh,大约有7.5GWh的库存;

2.?另一个锂电大头,电动自行车产量1150万辆,假设50%采用锂电?(一辆车15Ah?x?48V?=?0.72kWh),加上20%换电需求,需求总量约为5GWh。

3.?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16.4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三元7.1万吨(下降28%),磷酸铁锂4万吨(增加5%),钴酸锂2.9万吨(下降15%),锰酸锂2.4万吨(下降10%);电解液(不宜库存)生产总量7.2万吨,同比下降18%。

4.?上半年18GWh装机量中,乘用车占比75%。

乘用车中,88%的装机用于纯电动汽车,而方形电芯为主导,占比达七成。

其中,三元电池装机占比超过了84%,磷酸铁锂电池全部用于纯电动乘用车。

电池新技术展望

1.?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200Wh/kg(国轩高科宣称),市场主流为140-18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140Wh/kg(比亚迪刀片电池),市场主流120Wh/kg左右;电池包成本约0.5-0.6元/Wh。

2.?三元锂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300Wh/kg(力神宣称NCA),市场主流200-24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250Wh/kg(宁德时代宣称),市场主流170Wh/kg左右;电池包成本约0.8-0.9元/wh。

3.?电池技术发展,仅仅围绕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痛点在五个方面发力:提升能量密度,保证安全,成本降低,满足快充(3C),提升环境适应性(-40度到60度)。

4.?提升能量密度一直都备受重视,目前创新工作集中在“材料”、“工艺”和“结构”三大方面,从以下五个要点进行详细论述:第一,正极材料

1.?三元高镍,宁德时代NCM811,容量200左右,SKI推出了NCM9电池。

2.?正极去钴,即镍酸锂LNO,克容量270左右,特斯拉添加5%Mg用于稳定结构,预计2023量产。

3.?进一步去镍,即富锂锰材料,容量可以达到300mAh/g,个人预计2025年量产。

第二,负极材料

1.?最早采用人造石墨,添加碳纳米管、石墨烯(市面上宣传的所谓石墨烯电池)等,增加导电性,容量300-340mAh/g。

2.?在石墨中添加10%左右的硅,松下在2017年已实现,克容量500-1000mAh/g。

3.?最终目标采用无锂负极,只需铜箔集流体(锂直接来源于正极)。

第三,电解质材料

从常规电解质到多元高压电解质,到最终的全固态电解质。

(来源:研究)

全固态电解质有三种技术路线,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目前需要解决离子导电率和界面阻抗的两大难题。

第四,工艺

1.?采用超厚电极,特斯拉干法涂布技术,可将正极片单边厚度从100微米做到200微米左右,减少NMP溶剂的使用。

2.?采用超薄的铝箔(小于10微米)和铜箔(小于6微米)的集流体,实现高导电率、高强度、高柔韧性和高结合力。

3.?把隔膜减薄(3-10微米),增加穿透性,但同时兼顾耐穿刺、机械强度、隔离和耐热特性。

4.?做大电芯和做长电芯(刀片电池),最终降低电芯内非活性材料。

第五,结构

1.?采用大模组(特斯拉,宁德时代“CTP”)或者真正无模组技术(比亚迪刀片电池);

2.?将“三电”融入底盘一体化设计,需要电池厂商深度参与车厂前期设计,对整车影响有待验证(特斯拉Model?3,宁德时代所谓“CTC”)

(文:汽车人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相当乐观。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各国政府也在政策层面给予了新能源汽车大力支持,如提供购车补贴、免税优惠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在逐年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最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充电设施等各个环节都涌现出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这为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维修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下,相关从业人员将迎来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因此,对于有志于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