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发布 新车发布

武汉理想汽车销售_理想汽车武汉工厂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区别在哪?2.武汉适合露营的地方有哪些3.要啥给啥,这次汽车人抗疫把家底儿都掏空了!4.我国有哪些厂商有新能源汽车?5.武汉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不是铁岭,而是车都。虎年伊始,在房地产喊冷、汽车业回暖——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井喷——春风下,国内热衷发展汽车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纷纷加码布局新汽车,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大有把自己的老区、新区、特区、开发

1.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区别在哪?

2.武汉适合露营的地方有哪些

3.要啥给啥,这次汽车人抗疫把家底儿都掏空了!

4.我国有哪些厂商有新能源汽车?

5.武汉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武汉理想汽车销售_理想汽车武汉工厂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

不是铁岭,而是车都。

虎年伊始,在房地产喊冷、汽车业回暖——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井喷——春风下,国内热衷发展汽车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纷纷加码布局新汽车,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大有把自己的老区、新区、特区、开发区变成新的“造车区”——“车都”的虎劲。

最新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是2月12日,在辽宁发布公众号(辽宁省政府官微)推发文章《沈阳市大东区“五抓”并举,争当振兴发展排头兵》中提及:“结合文官片区城市更新,拉开工业发展空间,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就像此前小米总部和工厂落地北京之前的桥段一样,这篇文章火了一天——没活过半集——就去领盒饭了:辽宁发布公众号很快选择删除,特斯拉官方澄清道为不实消息。

相比被段子害惨的“投资不过山海关”,首都的招商引资最近是杠杠的。

2022年1月,北京市先后公布2022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新能源产业及智能电动车是亮点:推动小米汽车制造工厂、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一期、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特斯拉设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北京奔驰提高产能、投放新能源产品;完成理想汽车制造基地工厂改扩建,确保设备顺利进场安装调试;支持北汽集团等传统车企转型升级。

在继小米汽车之后,另一家科技巨头百度的造车项目——集度已在北京悄然设立新总部,并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

2022年1月1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官方网站发布的2021年度工作总结,无意中泄露这一“天机”。

2022年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到:2022年,北京市将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精准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独角兽。

在新旧动能转换、新老汽车切换的当口,北京并不满足近几年发展受到挫折的北汽新能源,同时看上更有活力的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以及下场造车的百度等科技企业。

2021年10月,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工建设。新工厂是在原停摆了2年的北京现代一工厂厂区上进行改造,总投资60亿元,预计2023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此前被武汉、合肥、长春等地“追晕”的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将下线开产。

不仅是沈阳、北京,长春、武汉、上海、重庆、广州等主要城市的领导更是亲赴企业一线,鼓劲加油,摇旗呐喊,希望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保持稳增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合肥、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更是新年放大招,加强招商和营商环境营造力度。

2022年2月10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带头开展现场办公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一位外地来皖投资的企业家说,这次活动“别开生面”,犹如“春风拂面”,看到“三个转变”:从“企业被动找领导”转变为“领导主动找企业”,从“企业多次多头找”转变为“领导分批逐一听”,从不仅解决了“一个一个问题”转变为解决“一类一类问题”。

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及: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总规模可达到千万辆。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总规模可达到千万辆。

从当下及未来来看,失去新能源汽车产业,就缺乏拉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稳增长、保就业等最强“发动机”,而现在还不“变速、换挡、转向”,等到灯枯、油尽就没有带电、再见艳阳的机会。

新一轮底特律、汽车城、车都、车谷的大城竞争,已经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0个省市把汽车当做支柱产业、主要产业或第一产业的城市,更是把当地车企当做香饽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万亿级增长极。

汽车商业评论从各地的官方发布探寻出虎年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汽车产业渴求和希冀。

1月22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来一汽慰问一线员工,调研生产经营情况,主持召开座谈会。

中国一汽官微报道说,陪同的还有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省政府秘书长等省市政府大员。

来到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动力总成工厂,实地察看零部件研发、生产线运行等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员工,提前送上节日祝福,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敬意。

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在座谈会上介绍一汽2022年生产经营计划及一季度重点工作安排情况。

过去一年,“省市大力支持 一汽 克服重重困难”,深挖内部潜力,努力把“缺芯”等影响降到了最低,改革更加深入,创新更加突出, 红旗 品牌销量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总体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他希望一汽牢记殷殷嘱托,保持昂扬斗志,续写“风景这边独好”新篇章,“省市政府将一如既往为一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表示,2022年,一汽将以“红旗”发展为标杆,以品牌建设为统领,以用户为中心,以全面创新驱动为主线,坚决打好四大攻坚战,认真抓好九大方面重点工作,向着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月7日虎年开工第一天, 上海 市委书记走访 上汽集团 旗下的捷氢科技,详细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及核心技术研发情况,走进车间察看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

捷氢科技官微报道说,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捷氢科技董事长和捷氢科技总经理结合发展实际,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支撑、全产业链贯通以及运营政策保障等谈了想法建议。

仔细询问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产业发展前景以及当前存在的瓶颈难点,鼓励企业瞄准关键领域加大攻坚突破力度,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海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正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为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舞台。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各类政策举措更好更快、更加精准地对接、落地、见效。”他希望企业把优势做优、把长板拉长,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与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加快推动形成有影响力、有引领力的产业集群,更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实施。

2月14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全年目标,加压奋进、比学赶超,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再续精彩打下坚实基础。

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深入交流,仔细听取企业产品研发及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察看整车生产线,了解整车制造和销售情况。

他希望东风公司抢抓机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布局下一代汽车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共同推动武汉市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并表示“相关区和部门要一如既往做好服务,支持企业在汉发展壮大”。

来到汉南片区百亿项目现场,走进项目工地,仔细听取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他强调,“项目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要压实责任、加强协调、优化服务,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座谈会上,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就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和一季度开门红等工作作了汇报。 希望武汉经开区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在全国经开区方阵中争先进位。

(中国车谷)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抓紧抓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谈及汽车产业发展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抓紧抓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此前的2月10日,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和工委副书记、区长与东风本田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交流。

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 本田 全球首个新能源标杆整车工厂建设,携手推进 东风 本田 汽车年产销达到百万辆规模。

2月7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重庆市领导分别前往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和重点企业调研,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重庆市委书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赴西部(重庆)科学城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和企业生产情况。

在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研发领域拥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的企业展厅,观看核心产品展示,了解关键技术指标性能优势。

车间里机器人在生产线忙碌,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等情况。他说,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希望企业抢抓机遇,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立足存量做优增量,持续推动汽车产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祝愿金康公司在新的一年发展越来越好。

2月11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人民日报重庆分社社长调研赛力斯。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总裁等陪同调研。参加座谈并对小康集团近年来转型升级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再接再厉发展好新能源汽车。

2月14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和江北区委书记一行莅临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参观调研,看望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表示,“重庆市各级人民法院将不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2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到广汽集团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情况,听取人大代表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希望广汽集团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步伐,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先后走进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的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科技展厅、造型室,详细了解新能源汽车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自主品牌打造等情况,并与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和一线员工深入互动交流。

充分肯定广汽集团取得的成绩:广汽集团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令人自豪的民族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信赖,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芯片短缺的冲击,广汽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汽车产销、营业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均超出预期,充分发挥作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

以招商引资和豪赌出名的合肥市一开年就加码工作强度。2月12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今年第1次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指出,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要做到“四个靠前”:政策发力靠前、程序审批靠前、指导工作靠前、破解难题靠前,力保不让一个项目因工作不及时、服务不到位而受困。

强调, 理念 要新,标准要高,速度要快——“宁让程序等项目、不让项目等程序”。

说起合肥市政府对于招商引资的头部企业、重大战略项目敢大胆出手跟投、领投,要数合肥与 蔚来 的故事。 蔚来 汽车创始人、董事长这个“2019年最惨的男人”,曾向全国18个城市求援,最后只有合肥把 蔚来 从ICU(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回来,重获新生。

实际上,2020年一季度尽管还在疫情中,合肥派出的多路“侦察兵”,把朋友圈问个遍,查了个底朝天。这用合肥市委书记的话说,合肥这个投资团队拼的不是手气是手艺。

让汽车圈记忆犹新的是,2021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峰会6月10日在合肥开幕首日。特地抽出时间,与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参会嘉宾分批会谈。

合肥将坚持做“最懂你的人”,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动汽车之都。

智能电动汽车是合肥战新产业的重点方向,合肥坚持以政府更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创造了很多政企合作成功案例。欢迎更多企业家、投资家来肥共话合作,合肥将坚持做“最懂你的人”,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电动汽车之都。

据说安徽省从省委领导开始,每个人分工一个产业链,除了分管工作,还是某个具体产业链的链长。因为合肥连续引进了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押中了半导体企业长鑫和兆易创新及造车新势力蔚来,成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合肥也得了一个绰号——伪装成政府的最佳投资机构。

合肥首先把“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作为招商目标——芯片的芯、液晶屏的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集成电路、面向消费终端的现代制造、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不管是请院士专家和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大半个汽车圈来开研讨会,还是请顶尖咨询公司来做咨询,关键是把产业链地图拉出来,然后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每个分支,分布怎么样,有哪些头部公司,拉出清单来。缺哪些,那就精准出击,把它拉到合肥。

可谓,目标非常精准,一个个上去谈;目标企业需要什么便利条件,就给创造条件;目标企业正在推动什么策略,就配合策略;今年谈不成,那就明年接着来,直到拿下目标。这一点,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汽车商业评论还发现,其他新一线城市,例如南京,同样把汽车等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

南京被称为引进造车新势力最多的城市,虽然所剩牌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多,但南京在2月7日召开新春第一会向全市上下发出动员令、发布《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

南京发布微信号说,这是该市出台的第四个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16项工作任务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建立政策服务场景化实施细则制度、深化“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等7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汽车商业评论也提醒各地政府,许多地方都想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积极性是好的,但能否大家都成为车城或车都,这还要取决于许多方面,尤其是否具备基础条件。

一是从市场需求看,我国并不需要那么多新能源汽车城。

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规划总产能达2669万辆,远超实际需求。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1%。即使按照2021年销量289.3万辆来算,产能利用率也不过11%。

二是底特律向来并不是自封的,是水到渠成,车到路有,车到城起,你做好了,别人自然承认你。

三是不搞汽车城建设,做精做强做大某一汽车链上的零部件——做新型汽配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城、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城同样也很好。

50多年来持续研究产业现象并有数部“汽车强国”书籍出版的汽车专家程振彪建议,大家不要一哄而上,搞成投资热,结果没有效益,最后损失很大。“不是不要远大目标,而是不要好高骛远,轻视了基础和做扎实功。”

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区别在哪?

车吧事·行业

2020年的意外开局,毕现出的社会冷暖,这恰巧与九年前的一部**《传染病》片段不谋而合。

这场瘟疫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世间百态。我们身边有平凡而伟大的人,也有不遗余力释放内心贪婪的人,光与暗从不分离。

所幸,在来势汹汹的疫情之下,截至2月6日,已有超过60家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汽车协会组织及个人,加入到驰援疫情防控中,累计捐赠现金、物资及乘用车辆近7亿元,负压救护车百余辆,成立专项基金2.23亿元。

车企驰援背后,不仅代表企业实力担当,更将传统文化中的“众生”观念渗透至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传递到防疫一线,而面对突发疫情的火线自我调整,也时刻考验着车企的体系力。

“头部”担当

汽车行业经历十年增长之后,在过去两年遭遇寒冬,部分车企已经日渐边缘,暂居销量头部的车企们,也纷纷通过模块化和优化人力来“降本”。在愈加残酷的市场环境持续加压下,来势汹汹的疫情无疑令汽车市场雪上加霜。

左边市场环境恶化,右边生产暂时停摆,“染疫”的企业们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如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所担忧,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三个月,而开工延期、封城的物流运输压力、供应链重创、线下营销难以推进、4S店客流量降低等问题相继出现,车企的未来将更具挑战。

但这并未阻碍车企驰援疫情的脚步,自1月23日开始,车企、零部件以及后市场企业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捐钱捐物、成立基金会等刚性捐赠,到提供车辆等出行的柔性服务,汽车行业在抗击疫情的社会力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捐款数额超2亿元的吉利控股集团为例,先期携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设立2亿元人民币的疫情防控专项基金,之后表示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进一步扩增专项基金的资金规模,而吉利控股集团的脚步不止于此。

面对医疗物资紧缺的现状,利用其驻全球各地机构的优势,通过在瑞典等国家购买医疗物资,向国内进行支援,其中25万副医用口罩已发往国内,并提供84辆吉利嘉际用于救援。

除此之外,在出行服务上,其旗下出行服务平台——曹操出行也成立了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为武汉各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出行服务。

在驰援疫情的过程中,吉利控股集团还将触角延伸至未来市场。

日前,吉利控股集团声明,吉利汽车将先期投入3.7亿元人民币,用于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其前瞻视角或将引发车企对未来产品的深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期占据较高国内市场份额的上汽通用五菱,驰援疫情的方式更直接有效,而且与品牌的务实形象更为贴切。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消息称,将新建无尘车间生产口罩,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达170万副以上。转捐为产的同时,还有助于优化空闲产能。

相比销量位居前列且现金流充裕的传统车企,遭遇销量下滑、融资困难的造车新势力依然响应迅速。

新势力“解囊”相助

资金告急的造车新势力,在疫情中需要面对来自资金链和市场的挑战,远超传统车企,但造车新势力驰援疫情的表现,却紧跟传统车企步伐。

其中,2019年出现财务危机的蔚来汽车率先行动,先期捐赠了价值3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包括口罩、医用帽和手术衣等。随后捐款加码,借助蔚来用户信托筹集5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抗击疫情。

紧接着,1月28日小鹏汽车也开启驰援,向多地医疗机构捐赠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车辆与服务;同日,哪吒汽车宣布,紧急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此后,威马汽车向湖北省黄冈市捐助400万元人民币物资,以及理想汽车向也湖北省慈善总会捐助资金200万元人民币,甚至连去年7月份遭遇工厂“停工”的新特汽车,也在此次疫情中捐赠10000套防护物资,并提供支援车辆随时待命。

即使在捐赠力度上,造车新势力难与传统车企相比,但对于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的造车新势力而言,资金问题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国难当前,捐赠“救命钱”的造车新势力正在通过量产车型延期交付、直播以及提供多项互联网服务,来稳定用户群体。

切换至另一视角,造车新势力此时显现出的企业担当,也印证了由互联网企业向汽车制造企业靠拢的决心。

火线调整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车企部署2020的常规方阵,积极驰援的同时,考验着车企自我调整的速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判,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汽车销量或同比下降20%左右。结合现状来看,车企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将受疫情直接影响。

2019年在华以72.3万辆的成绩夺得销量冠军的宝马汽车,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至内部员工与经销商。

考虑到当前防控疫情的严重性,为确保经销商的健康运营,宝马推出了“BMW经销商掌上办公”应用软件,并为经销商展厅的卫生防疫工作制定了10类措施,涵盖从展厅通风换气,到洗手间的清洁消毒和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

在与C端的对接中,响应减少不必要外出倡导的宝马,选择延长多项服务的有效期,解除现有车主的顾虑,而对待潜在用户,上线“BMW实车互动平台”小程序,通过“在线展厅”推动终端销售。

同样利用互联网、汽车电商平台提供线上服务的还有上汽、广汽丰田、北京现代等车企,其中上汽乘用车采用开设线上培训的方式,对销售团队加强引导。

据了解,自2月3日起,上汽乘用车通过公众号“上汽乘用车i课堂”、e-learning学习系统、线上直播课程系统等多渠道的线上培训,帮助销售顾问在线学习,并利用VR智能展厅、短视频/直播营销,联动官方抖音/天猫旗舰店,满足客户“足不出户”的看车需求。

此外,大部分车企推出了延迟开工时间、放宽金融政策、实行库存贴息等政策,尽可能将疫情影响降低。

从资金到物资,从前线需求到自我创新,从按部就班到火线调整,车企聚集起来自众多角落的力量与疫情抗衡,汽车这一冰冷机械也渗透进更多温情,变得更有温度。

2020年颠覆性的开局,会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尚存未知,但从车企的众生相中,我们足以看到,面对危机各界凝练而出的强大正能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武汉适合露营的地方有哪些

武昌理工学院与武汉理工大学的区别主要是两所学校位置不同,武昌理工学院是文科性质的三本院校,武汉理工大学是理工性质的211重点大学。

1、武汉理工大学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2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

,留学生17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8.28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18.75万册。设有25个学院(部),建有4个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现有教职工538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07人。

2、武昌理工学院学校:

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万平方米,坐落在美丽的梅南山麓,被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欧式风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如画,是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

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商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素质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开设57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国际学生16000余人。

要啥给啥,这次汽车人抗疫把家底儿都掏空了!

武汉最近的天气比较舒适,是一年中难得的好天气,非常适合外出露营,那么在武汉哪些地方是比较适合露营的地方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处景点,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1、江夏八分山

八分山气候冬暖夏凉,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再加上这里有一块很大的草坪,是天赐的一块露营胜地。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在这里搭上帐篷,以天为家,以地为床。与好友在此聊天,打牌,烧烤,十分惬意!

在抖音里早已出圈的八分山值得来一次,愿意爬山的人别错过日落,绝对是一次难忘的回忆。不过距离较远,建议自驾。

地址:湖北省武汉江夏区纸坊火车站附近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乘车:市内可以搭乘901路、903路公交,至纸坊火车站下车。

2、泥河水库

黄陂泥河水库是露营者的天堂—-四面环山,水面宽阔,湖水清澈透底,这里的水质比东湖的水干净了许多,是暑天游泳者理想的泳场。这里又被称为星星湖,晚上在湖边看星星,看银河,非常浪漫。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泥河水库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自驾:贷黄高速—黄土公路—研泥路—泥河水库。

3、府河湿地

府河湿地位于黄陂区,东西湖境内,里面有大片的湿地,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候鸟,场景很壮观,很美。这是一个被忽略的世外桃源,除了拍照,这里超适合自助烧烤,露营,以及篝火晚会。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地址:武汉黄陂区府河湿地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乘车:乘坐2号地铁到金银潭站A出口,转乘339路公交到环湖中路环湖三路下车,步行直达。

自驾:导航”府河湿地“即可到达。

4、姚家山

每次说起姚家山,很多人都会想到“武汉抗战第一村”,但姚家山不仅仅只有司政旧址,还有很多绝美的自然景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誉为武汉第一湿谷的姚家山香溪谷。

姚家山背倚巍峨壮丽的大别山余脉,使得山谷里比较清凉,群峦相伴,溪水潺潺,行在山谷里,非常的清凉惬意。

当然这里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露营基地了。基地配套齐全,不仅公共淋浴洗漱的地方,还有小卖部。可选择住帐篷酒店和森林小木屋,也可自备帐篷,武汉市区很多人更是开着房车到这里露天、烧烤、看星星,别提有多有趣了。

费用:10/车,20元/人,帐篷酒店和森林小木屋价位不等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姚家山露营基地

PS:可自带帐篷,自带烧烤工具和食材

5、云稼慢乡

户外露营都玩过,那么农场露营你体验过吗?在江夏梁子湖畔,有一个叫云稼慢乡的地方,这里有一大片的农场,在这里露营不仅可以享受静谧的天然风光,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重点是这里才开发,没多少人知道,不用人挤人。

国庆期间带着家人来这里一起采摘蔬果,然后用现采的食材烧烤,晚上再和家人坐在帐篷门口赏月看星星,逃离城市的喧嚣,静听鸟语虫鸣,想想就觉得很美妙。

酣睡了一晚后,叫醒你的不是机械毫无感情的闹铃,而是被鸟儿美妙的歌声,打开帐篷呼吸着清晨最新鲜的空气,看着温柔的阳光撒满大地,这样的生活简直让人心醉啊!

费用:场地租赁费100元/场次

地址: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群益村谢家湾11号

6、天兴洲

天兴洲因为相对的交通不便,乡村气息保留的相对比较淳朴,在这里既可以体验篝火晚会的热闹疯狂,又可以享受帐篷独处的温馨浪漫。不过最近天兴洲似乎不允许登岛了,可以收藏了以后再去。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来自于ctrip.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江岸区谌家矶所夹的长江段江心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乘车:

在武昌乘坐511路公交到青山建设八路,然后走到江边,转乘到天兴洲的轮渡。

坐车到建设十路,之后沿着工人村路一直向北走,走到江边就可以看到天兴洲渡口。

乘公汽50、514、617路到长青路青山镇站下车,步行约300米乘坐往返于青山和天兴洲的轮渡。

自驾:驾车至长青路青山镇,乘汽车轮渡至天兴洲。开车上岛,有汽渡船可搭。沿着和平大道一路开过青山的建八、建九、建十,到了工人村,转向江边,开进堤内,排队等船。

汽渡开航时间:上午08:00收班时间:下午17:00。

7、院基寺水库

这里也被人们称作‘月亮湖’,一个地如其名一般美丽的地方。虽然地理位置不是太好找,但是绝对是大师级野营爱好者必去的地方,位置宽阔,夜景敲美,很适合烧烤,拍照。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境内

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自驾:贷黄高速—黄陂大道—木兰大街—黄土公路—月湖路—院基寺水库。

8、落雁岛

落雁岛离市区有一点远,环境很幽静,空气清新,里面有很多项目,比如划船、快艇、射箭以及烧烤等等,很适合郊游。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地址:武汉东湖风景区磨山景区旁

交通指南:

乘车:乘坐515、643路公交到落雁路雁中咀站下车,或者在东湖风景区乘坐游船可以到达。

自驾:自驾导航落雁岛,开车前往。

9、悦湖公园

在武汉,喜欢海的人,爱去汤逊湖。

作为亚洲最大城中湖,汤逊湖的水域面积总共47.6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东湖。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微风一拂过,水光潋滟就一浪一浪地被推到眼前。

这么风景宜人的刁角竟然还修了一座小公园,开阔的草坪绿茸茸,还有孩子们撒欢的游乐设施,大小朋友的露营聚会安排上!

说它是小众中的小众不为过,因为压根在地图上搜不到。这里很适合露营,还有个小公园可以溜娃

武汉适合露营烧烤的地方有哪些?带上装备就2小时就能到,溜娃看风景超惬意

不要辜负每一个美好的冬日暖阳,带着家人出发吧!大自然会给你最好的疗愈和慰藉!

我国有哪些厂商有新能源汽车?

春天会让所有的美好和希望接踵而来,这是当前全国人民的期待。还是那句话:愿早日战胜疫情。

在汽车行业,笔者时常看到、听到一些消费者投诉车质问题或者服务问题,亦或收费乱像等等,因此“黑心”二字也就常被提起。不过今天要着重夸一夸车企们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近十来天,整个汽车行业对捐赠这事儿,几乎做到了全能范儿。

全部涉及关键领域?拼速度驰援疫情防控

不管中国品牌还是合资、豪华品牌,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在中国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几乎全部加入到了支援大军里,捐赠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给钱的,有给医疗物资的,有给负压救护车的,有从海外带货的,有设立援助基金的,有协助疫苗研发的,甚至有为防病毒研发新车的等等,凡是车企们能做到的,都不遗余力的做了,最后车企和经销商们集体延迟复工,他们内部疫情防御也做得井井有条。

在这场人民与疫情的搏斗中,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尽心尽力了。从整车制造企业到其上下游,几乎全产业链参与,限于篇幅先表扬一些代表企业的善举吧。

资金支援?大众集团捐1.2亿

先说捐赠资金这个纬度,这是最粗、直接的方式,几乎所有车企都采用过这样的方式,有了钱,湖北等疫情重灾区想买啥就买啥。我们统计了相关企业的捐赠金额,目前已经超过10个亿。

这其中最早捐款的那批企业中就有总部在湖北的东风集团,从1月23日向武汉市慈善机构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同时分别向十堰市慈善总会、襄阳市红十字基金会各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之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东风公益基金会又向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汉南区)捐赠人民币共6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东风集团不是第一次捐款了。

从这以后,捐款便一发不可收拾,国内其他几大汽车集团(品牌)、合资、豪华品牌就纷纷行动起来了。中国品牌里,比亚迪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长城捐赠500万;合资里比如北京现代与现代汽车集团共同携手向湖北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现金;豪华品牌里,比如宝马携手华晨宝马向湖北捐赠500万元人名币,甚至造车新势力们也没闲着,理想汽车向湖北捐赠200万元人名币;哪吒汽车也向湖北捐赠了100万人名币。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与旗下品牌联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捐赠资金共计1.2元,是目前捐赠资金最多的“洋品牌”。看到了吧,这些厂家捐款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还有很多车企追加捐款,所以不要低估了汽车人的慷慨。

你追我赶?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武汉

但是光有钱哪行?负压救护车不够用啊。

这也是最早启动应对疫情的项目之一,有自发捐赠的,也有任务分派的。江铃集团负责生产的20辆负压救护车已经在武汉转运病人了;上汽大通接到60辆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后,大年初一就正式返工生产,交付行动在即;而北汽集团联合北汽福田等旗下10家汽车单位共同出资采购的40辆负压救护车,预计首批车辆将于2月8日发往疫情重灾区;同时,奇瑞瑞弗、华晨金杯等有负压救护车生产能力的车企也不甘示弱,加入到支援大军里。

生产汽车,他们都是认真的,由于疫情的紧急需要,硬是将生产周日压缩到十天,全部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办。

医疗物资紧急支援?神龙公司甚至用上了涂装车间防护服

如果说造车是本质工作,那捐医疗用品绝对是份外的事,比如口罩等这些医疗用品才是湖北疫情重灾区最匮乏的。还是东风公司,在疫情防控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神龙公司硬是将800套涂装车间防护服和240口罩拿出来用于抗击疫情,可见车企们都在拼了。

其他的比如消毒用品以及其他紧急资料物资也在车企们的行动中源源不断的运抵湖北、武汉。要知道,医护用品可是一线医务人员最基本的武器,后勤工作必须保障。

比亚迪、吉利、长安等海外扫货?全球四分之三口罩在中国

疫情来得突然,又加上春节休假期间,在国内的口罩等物品基本售罄、车企自身不能生产的情况下,有些车企发挥了自己体系优势与全球布局优势,那就海外带货吧。

还不止一家这么干,比亚迪从海外采购了100万元的口罩,尤其对N95口罩的需求量巨大,这是比亚迪海外分公司发挥其驻地的地理优势,能够采购、协调到全球医疗防控资源。

吉利汽车得益于车企多年在海外积累的资源,从瑞典采购了25万只口罩,用于疫情最严重的灾区;而奇瑞则从以色列、中亚等地区采购的N95、医用一次性口罩共11万只。

长安汽车也采取了海外带货的形式采购了不少的口罩,从印度、中东、尼泊尔、哥伦比亚、叙利亚等地陆陆续续的发往国内,其中中东经商上采购的10.8万只医用口罩已经抵达国内。其在全球的六国九地研发机构等也在寻求医用防护口罩等物资。

为了抗击疫情,还有更多的个人和组织疯狂扫货海外口罩等,目前全球四分之三的口罩都被集中到了中国,而汽车人们的努力也是很值得点赞的。

转运车辆支援?这事儿很擅长

再来说说车,也就是为疫情防控提供所需车辆,这是车企们的绝对擅长的部分。首先行动起来的还是东风集团,旗下的东风小康向湖北捐赠东风风光580、东风风光ix7等车辆,共计价值约500万元。

就在2月3日,吉利汽车也捐赠了50辆吉利嘉际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支援武汉防控物资调拨;另外向贵阳、西安、台州等地捐赠了34辆嘉际,支援疫情的防控工作。长城汽车也紧急支援了10辆长城炮皮卡。

出行平台支援?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便利

顺便提一下,出行平台们也在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行动中,曹操出行成立了“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交给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为武汉各社区民众提供免费出行服务;作为国家队的T3出行组建了武汉特别行动车队,服务于一线的医务人员;滴滴出行也从1月24日与多家武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取得联系并对接出行需求,他们都在扮演“暖男”角色。

研发疫苗?沃尔沃资金支持为主

对于参与新型肺炎疫苗研发这事儿,估计大多数车企都是外行,但有车企还真的就在这么干。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专项资金,首批100万元将支持疫苗研发以及关联药物的研制等。沃尔沃面对疫情思考得够清楚,就是想从根上防止病毒蔓延,其安全理念已经深入骨髓了。即便不能再技术上参与,资金支持对汽车行业来说,问题不大。

专门研发抗病毒新车?吉利汽车的新招

对于日常使用车辆如何防止病毒传播这事儿,车企们也在给消费者支招儿,比如给空调消毒,更换空气滤芯和使用专用洗剂对空调风道进行有效且相对彻底的消毒处理,或者更换PM2.5高效空气滤芯等等。

于是有车企从中看到了商机,干脆就研发一款“全方位健康汽车”吧,这就是吉利汽车已经宣布要干的事情,这对未来汽车的研发方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实际上,大家都希望真能有这么一款车出现,毕竟现在的流行病毒太多了。

成立支援基金?吉利控股出资2个亿

当然,对疫情防控支援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因此有车企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基金,就是吉利控股集团携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的2亿元人民币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这笔钱将用于支援湖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重灾区。

不抱怨,大家都延迟复工

面对疫情,整个汽车行业都行动起来了,根据各自擅长的方面进行着全方位的支援,赚钱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所以说今天是来夸奖他们的。

资金、物资、车辆等能给都给了,最后这些车企还得面临延迟复工带来的损失,这很有点好人做到底的意思。有些汽车品牌干脆就不将2月份的销量任务纳入考核指标了,减轻经销商的经营压力等,这样干的就是沃尔沃,给力不?

写在最后

其实也看得出来,面对疫情,整个汽车行业是相当务实的,各个企业支援的方式也算得上是相互补充,如果一个企业实力够大、涉及的领域够多,也可以形成多维度的体系支援。

从支援的物资看,车企们不是自己有啥就拿啥,而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求,缺啥给啥,自己没有的就全球扫货,力求务实、高效的完成抗击疫情的使命。

全能捐赠,实至名归,最后我们看一下捐赠列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武汉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1、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是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最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已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并与美国Atieva公司、德国西门子、韩国SK等著名企业开展了成功的合作,大大增强了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

2、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淮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始于2002年,并在2009年提出“纯电动”为主攻方向后取得快速发展,至今累计推广电动车超5000辆。江淮汽车是国内纯电动轿车投放市场比较早的企业。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中国投放到市场上的纯电动轿车,江淮汽车占近50%,到现在已经发展了4年多,公司不断使用迭代开发的技术,每年市场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3、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企业,上汽集团乘用车在自主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致力于对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扶持与打造,目前上汽集团乘用车的新能源产业整体战略布局已基本成型。“中国最完备新能源体系”的构建,以及在新能源产品及新能源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初步成功,显示了上汽集团乘用车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前瞻布局的卓越成效。

3、东风日产启辰

在新能源汽车推动方面,东风日产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启辰品牌新能源汽车,并承诺加大研发投入和营销力量的倾斜,以尽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量产,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领导品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作为东风日产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自从诞生开始,便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4、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5、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安正式进入汽车领域。1996年注册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6、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把“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理念融入到公司发展过程中,早在2001年,奇瑞公司就正式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职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7、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是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销售、维修、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整车制造企业,同时肩负不断完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成熟度的重任,产品为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生产EV(纯电动)、HEV(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一期在2011年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轿车的生产能力。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目前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和武汉分公司(在建)四大生产基地,共4个整车生产厂、2个动力总成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领军企业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497。

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武理工,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办学源头起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工业大学源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所属划转为教育部主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源于1946年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原交通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源于1958年的武汉工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1995年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隶属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在校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教职工5441人;设有24个学院(部),96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9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96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5419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0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6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1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省教学团队9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公开课8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5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2个;入选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12月,学校18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

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事管理、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基于科技文化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4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4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30余个,获批建立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截至2018年4月,有校级科研基地87个。

合作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形象标识: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武汉理工大学校标为圆形图案,校标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全称,中间主体由三部分组成,表示三校合并在一起合作和并进,形似帆船在海上乘风破浪,喻意武汉理工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同时也是“理工”拼音的前两个字母的大写。

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确定时间为2008年1月。

大学精神:校训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学校坚持以道德精神和学术创新引领大学教育和大学发展,厚德载物,博学笃行,引领大学止于至善之道;不断追求卓越,把学校建设和发展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朝着崇高的大学理想不懈奋斗,铸就学校的大学精神。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企业